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简介
传承中医精髓,引领健康未来
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创建于1968年,前身为湛江地区中医院,是粤西地区建院较早、规模较大,集医疗救护、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护老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现有职工总人数1005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69人,占比86.5%。柔性引进唐祖宣国医大师团队,省中医院陈文治脊柱专家团队,省名中医2名,市名中医15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2名;国医大师工作室1个,省市名医传承工作室5个,博士工作站1个,编制床位1000张。医院设门诊部、住院部、爱周分院、护老院和康复治疗部,设有35个临床科室和43个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专科(专病)门诊,年平均门诊量达50万人次以上,同时承担着湛江市中医医疗急救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等7所医学院校的教学任务。2024年1月-10月,门急诊42.92万人次,同比增长3.04%;住院2.06万人次,同比增长8.85%;医院总效益3.18亿元,同比增长10.9%。
医院先后荣获国家重点中医院建设单位、全国中医药系统创先争优先进集体、首批“广东省中医名院”、全省公立医院党建“四有”工程示范点等荣誉称号;三年全国绩效考核评为B+等级,2023年1月顺利通过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复审。今年5月,历时13年建设周期,新院正式投入启用,医院总建筑面积由2.6万㎡增加到10.4万㎡,投入新设备、新装置1.2亿元,标志着医院高质量发展迈入新历史阶段。自今年5月新院搬迁后,截至10月,门急诊25.55万人次,住院1.3万人次,同比增长10.31%。总效益2.01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手术总次数:2048次,同比增长5.13%;三四级手术例数:1140例,同比增长5.65%;微创手术例数:647例,同比增长23%;抢救急危重人数:1302人次,同比增长205.63%。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医院始终将“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作为发展的主旋律,现已形成发展有重点、专科有特色、人才有专长、救治有疗效、平台有保障、医院有文化的现代中医新格局。
发展有重点: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医院有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内分泌科),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14个(心病科、糖尿病科、脾胃病科、脑病科、肺病科、骨伤科、脊柱病科(一区、二区)、针灸科、老年病科、妇科、治未病科、临床药学、护理学),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个(重症医学科、中医儿科),湛江市中医特色专科3个(心血管科、肛肠科、中医不孕症专科),新院搬迁后,建立以创伤骨科、脊柱、关节、骨科综合、疼痛治疗为一体的骨科中心,加强交流合作,积极填补骨科空白技术;牵头成立了湛江中医治未病专科联盟和湛江眩晕病中医专科联盟(10家),联盟98家医疗单位,共同开展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及慢性病管理工作。平均每年开展以中医治未病为主题的健康宣教40余场,每年免费为万余名群众做中医体质辨识,并给予中医健康指导,提高群众预防疾病能力。
专科有特色:医院全面实施学科分级管理,制定特色优势病种诊疗方案115种,每年服务超20万人次。内分泌专科、脾胃病科的优势病种诊疗在粤西地区具有较强的区域影响。“糖尿病足一体化诊疗中心”的非手术保足治疗成功率达90%以上。成立以书记、院长为组长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开设精品课堂、经方课堂,建立颈肩腰腿疼痛研究室和中医外治法研究室。全院共开展中医护理技术40项,近3年共服务598.3万人次,成立糖尿病中医护理门诊和医护联合门诊,年平均中医护理技术服务1.2万人次以上。目前有32种院内中药制剂(27种有批文),每年使用院内制剂人次约2.5万。2022至2024年接受中医治疗人次达上百万,其中年度门诊使用中药饮片约15.5万人次,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使用率为35.5%。近期医院将邀请国医大师唐祖宣团队到我院举办学术活动;逐步建设中医正骨、骨质疏松、睡眠障碍、更年期等特色专科专病门诊;制定以优势病种为主导的,MDT多学科会诊制度,整合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推动临床诊治重点从“一般疾病”向“疑难病症”转变。
救治有疗效:医院在坚持中医院姓“中”的同时,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新技术新项目,提升综合救治能力。健全介入、ICU等急危重症抢救科室,卒中、胸痛完成省级认证,创伤中心流程进一步完善,打造高效便捷的院前院内急救绿色通道,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制定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鼓励研发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新技术新项目逐年增多,近两年临床申报新技术新项目50余项。能开展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脾胃病专科、妇科、耳鼻喉科、肺病科、胸心甲乳外科等科室的内镜诊疗技术、能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脊柱微创手术、脑血管造影+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栓取出术等高精尖手术。
人才有专长:医院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医疗团队。医院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146人,中级职称234人,中高级职称占比44%。已引进博士3名,硕士生导师11人、研究生以上学历78人。实施中医人才培养工程,制定人才培养“360”计划,3年内培养学科带头人30名、杰出青年人才60名,新秀骨干100名。建成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为市中医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集教学、培训、考核一体的综合学习平台。年平均完成高层次人才认证超60人次,开展继续教育项目每年达10项以上,年均获得省市科研立项20余项,年均获国家实用专利3项以上,年均各级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国际核心期刊SCI医学论文3篇。
平台有保障:持续配备1.5T、3.0T核磁共振(MRI)、DSA、64排和62排CT、高端DR机3台、彩超机10台、椎间孔镜手术系统、高端麻醉工作站等先进医疗设备,更新中医四诊仪、体质辨识系统、经络检测仪等大中型医疗设备280余件,极大丰富了我院诊疗手段,显著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与治疗效果。建成智慧自助平台、互联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等智慧服务,优化诊疗流程,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化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建立智慧中药房和院外代煎代煮中心,依托“互联网+中医药”,实现预约挂号、网上诊疗、送药上门等医疗服务体系智慧化覆盖。
医院有文化:坚持党建引领融合医院文化建设,坚持“以患者放心为中心、以职工幸福为核心”的管理思路,尊重、关爱医务人员,将传统中医药“精、诚、仁、和”价值理念融入现代医院管理,不断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氛围,提升凝聚力、向心力。同时大力弘扬廉洁文化,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健全“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支部日常监督”的党内监督责任体系,干部职工廉政意识、法制意识、耗材、设备、药品等申报采购程序规范意识都不断增强。今年上半年100万以上采购项目10个,金额约4554万元,通过充分调研询价,有效控制采购成本,为医院节约560万元以上;后勤物资采购约97万元,同比增长38.6%;医用耗材采购金额约1707万元,同比下降8.6%,其中高值耗材约390万元,同比下降5.4%。医务人员拒收“红包”110人次,共计66141元,收到感谢信137封,锦旗67面。
新院启用后,初期开放病床1200张,中期达到1500张,年总诊疗人次预计达64万以上,新院将努力建成2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20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强创伤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制剂中心、肿瘤中心等学科的建设,现已建成骨科中心、内分泌代谢病管理中心、生殖健康与不孕不育中心等3个综合诊疗中心,新增胸心外科、甲乳科、肿瘤科等6个专科病区,推拿科门诊、老年病科门诊、护理门诊、麻醉科门诊等9个专病专科门诊,全面推进糖尿病、心脏康复等10大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建设,计划增加内镜中心、静脉给药调配中心、输血科、高压氧科等医技科室,争取申报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未来,医院将继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打造集医、教、研于一体的高水平中医医院,不断提升社会责任感,成为粤西地区中医药服务网络“龙头”单位,逐步建成全省乃至国内一流的高水平中医医院,辐射带动区域中医药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