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胃痛半年余,加重1周。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以拘急疼痛、闷痛、刺痛为主,饥饿时明显,喜温喜按,神疲乏力,反酸,胃脘胀满,纳差,不欲饮食,大便稀溏,小便量少。舌淡苔白,脉沉细。神志清,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4次/分,移动性浊音阴性。中医诊断为胃痛,辨证为脾胃虚寒。治宜温胃健脾,散寒止痛。方选黄芪建中汤加减如下:
黄芪20g 桂枝10g 白芍15g 炙甘草5g
干姜10g 党参20g 白术10g 茯苓15g
陈皮5g 砂仁5g后下 厚朴10g 吴茱萸5g
海螵蛸15g 延胡索15g 法半夏10g 猪苓10g
泽泻10g
4剂,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胃痛缓解,胃痛次数减少,疼痛程度减轻,疲劳减轻,觉怕冷怕风,四肢冰凉。余同前。舌脉同前。前方加减如下:
黄芪20g 桂枝10g 白芍15g 炙甘草5g
干姜10g 党参20g 白术15g 茯苓15g
陈皮5g 砂仁5g后下 厚朴10g 吴茱萸5g
海螵蛸15g 猪苓10g 泽泻10g 附片10g先煎
6剂,水煎服,日一剂
心得体会:
该患者“反复胃痛半年余,加重1周”就诊,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胃痛”范畴,证属“脾胃虚寒”。若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或中阳不足,中焦虚寒,失其温阳则发胃痛。本案患者拘急疼痛、闷痛、刺痛为主,饥饿时明显,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胃脘胀满,纳差,不欲饮食,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细为中焦脾胃虚寒之表现。故而方选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黄芪建中汤,是小建中汤加黄芪组成。具有温中补气,和里缓急的功效。用于治疗胃痛、腹痛,温按则减,倦怠乏力,舌淡白脉细弱等中焦虚寒、气虚明显的症状。方中黄芪益气补虚,桂枝温阳气,芍药益阴血;炙甘草甘温益气,助桂枝益气温中,合芍药酸甘化阴而益肝滋脾。患者脾胃虚寒,合理中丸温中祛寒,补气健脾;患者胃脘胀满,气机不畅故加砂仁、陈皮、厚朴行气调中和胃,加延胡索行气止痛,患者反酸,加海螵蛸抑酸止痛,患者大便稀溏,小便量少加猪苓、泽泻即合五苓散之意,利小便以实大便。二诊患者症状好转,但是觉怕冷怕风,四肢冰凉,为阳虚之证,故在前方基础上调整,加附子以温阳,续服6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