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中医药文化
中草药用药常识
发布日期:2020-04-09    浏览次数:5109

中药材与中药饮片的区别

一、  中药材

药材是中药饮片的原料。药材指符合药品标准,一般指药材原植、动、矿物除去非药用部位的商品药材。药材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均指生药材,应按照附录药材炮制通则的净制项进行处理。

在严格意义上,药品范畴内的中药材仅指经过净制处理后的药材,对于未经依法净制处理的院药材不能列为药品概念下的中药材,只能是农副产品,不能直接入药。因此,药品范畴内的中药材应是严格按照药品标准加工而成的商品,在生产上应严格按照许可管理进行生产以区分其他农副产品,进入药品流通渠道后应完全具备药品的属性,药品经营企业经营的中药材必须是完全具备药品的属性有(合法的生产企业及相关的产品标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作为药品的中药材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二、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的中药材及其中药材的加工炮制品。中医临床用来治病的药物是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而中成药的原料亦是中药饮片并非中药材。

《中国药典》规定:药材炮制是指将药材净制、切制、炮灸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根据现代炮制理论要求,净制、切制、炮灸统称为炮制,“中药饮片”理解为应用于医疗调配及制剂的中药炮制品,都该有合法生产企业可追溯。

长期以来中药饮片概念大致有三种观点:

1 根据“饮片”一词的出处,即清代《本草从新》中“药肆中俱切为饮片”的说法,很多人认为“凡动过刀的即为饮片”。

2 某些中药材专业市场和城乡集贸市场药材经营认为只有经过复杂加工炮灸工序的成品才是饮片,仅净制、切制方法加工而成的应称为“切片”,而不应按“饮片”管理。

3 根据《药典》定义,“饮片是指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材,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

中药材、中药饮片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中药饮片包括了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包括切段、块、瓣),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炮制的饮片。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区别:

  同属药品范畴,一直以来,两者无法定概念,通常都以“中药”冠之,从而导致二者名称混淆不清,根据实践,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相同点:

来源相同: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科名、植(动)物名、学名、药用部位及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等都相同。部分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性状相同,鉴别反应相同。

不同点:

处方应付不同:临床处方应付不同,无特殊说明的,均付饮片。

加工方法不通过:中药材只需经过简单的产地加工,而中药饮片则是将原药材进行净洗、切制和其他炮制等工艺而制成一定规格的炮制品。

监管方法不同:生产中药饮片必须依法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批发中药饮片必须持有经营范围《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品批发企业。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二者的界定只能视具体品种及不同情况而定,一般来说,药农采收的是药材,而饮片加工厂经过净选、切制等加工处理,即为中药饮片,医疗机构使用的不管从何处采购,均为中药饮片。


在服用中药的期间不能吃的食物有哪些?

对于喝中药的人来说,在饮食上就有很多事值得注意的地方,因为食物是会跟中药相克的。

一、龙胆酊等苦味健胃药忌蜂蜜、大枣、甘草等甜味食物。

因为蜂蜜、大枣等食物的甜味可掩盖苦味,从而减少苦味对味觉神经梢的刺激,降低其健胃的作用。

二、双黄连忌大蒜。

双黄连是清热解毒、治疗外感风热的常见药物,性凉,而大蒜性热。服用双黄连的同时如果食用大蒜,会降低药效。

三、发汗药忌食醋和生冷食物。

醋和生冷食物有收敛作用,服发汗药物时若与之同时食用,就会与药效相抵。

四、人参忌萝卜、大蒜。

西洋参等都是常见的补药,而萝卜有顺气、促消化的作用,同时服用,萝卜会化解人参的药力。



用药小问答


一、给孩子熬药如何放水?

如果是清热类的中药,水在药上1厘米,熬煮15分钟左右即可;如果是补热类的中药,则药在水上2厘米,熬煮30分钟即可。属芳香类药应后放入,在主药煎好时再加入煎煮5分钟即可。

二、哪些药比较苦?

一般清热类的药比较苦,可酌情加入冰糖给孩子饮用,其他药最好不加糖。治疗咳嗽的药,可以和梨同服。

三、如何给孩子喂药?

给小孩喂汤药不能急于求成,尤其婴幼儿,可以喂几口药,喂少许开水,一剂分几次喂服。对拒服药的小儿,可固定其头部,用小匙将药送至舌根部或舌两侧,使其自然吞下,切勿捏鼻或顺舌而直倒喂药,以免呛入气管。

四、饭前服还是饭后服?

    健胃消食药和对胃肠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1小时左右服用,滋补药则应在饭前1小时服用。由于有些药物味苦或有其他气味,婴幼儿服药比较困难,可先胃少量甜食,然后慢慢喂服。



人参进补虽好,但不适宜于八类人群


人参进补虽好,但不适宜于八类人群。人们都知道人参进补好,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人参的,有些人吃了人参,不但没有进补效果,有可能损害健康。

一、胸闷、腹胀者

这类人服用人参后,常使胸闷、腹胀等气滞现象加重。

二、发热者

感冒、炎症等发热病人服用人参后犹如火上加油,使病情加重。因此,发热者应先查明病因,不可因体虚而盲目进补。

三、体内有热毒者

身患疔疮疥痈或咽喉肿痛者,服用人参后会导致疮毒大发,经久不愈等严重后果。

四、红光满面者

临床发现,红光满面之人情绪往往兴奋,血压常常偏高,再服用人参会导致血压上升、头晕脑胀、便秘等。

五、舌苔黄后者

正常人的舌苔薄白而又显湿润,黄则表示消化不良或有炎症,此时服用人参会引起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等。

六、舌质紫暗者

中医学认为,舌质紫暗为气血瘀滞之象,如服用人参反而会使气血凝滞加重病情,出现疼痛烦躁不安、手足心发热等症状。

七、大腹便便者

这类人服用人参后,常常食欲亢进,出现体重猛增、身重困顿、反应迟钝、头重脚轻等不良感觉。

八、身体健康者

身体健康者若多服、过服人参非但无益于健康,而且会招致疾病。尤其是婴幼儿、少年儿童、血气方刚的青壮年,更不可盲目服用人参。







查看电脑版